- 【品牌】
- 【類型】
OTC甲類
- 【醫保】
醫保甲類
- 【外用藥】
否
- 【有效期】
- 【國家/地區】
國產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本品中對乙酰氨基酚可通過胎盤,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晌。對乙酰氨基酚和氯苯那敏均可由乳汁中分泌。孕婦及喻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 【兒童用藥】
3歲以下兒童因其肝、腎功能發籪不全,應禁用。
- 【老人用藥】
老年人對氯苯那敏反應較敏感,應酌減用量.
- 【特殊人群用藥】
- 【適宜人群】
- 【不適宜人群】
- 【藥物相互作用】
1.在長期飲酒或應用其他肝藥酶誘導劑,尤其是應用巴比妥類或其他解痙藥的患者,長期或超量服用本品時,更有發生肝臟毒性反應的危險。
2.大量或長期應用本品時,因可減少凝血因子在肝內的合成,有增強抗凝藥的作用,故抗凝藥的用量應很據凝血酶原時間進行調整。
3.長期大量與阿司匹林、其他水楊酸鹽制劑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時(如每年累積用量至1000g,應用3年以上時),可明顯增加腎毒性(包括腎乳頭壞死、腎及膀胱癌)的危險。
4.與抗病毒藥齊多夫定合用時,由于兩藥可互相降低與葡糖醛酸的結合作用而降低清除率,從而增加毒性,因此應避免同時應用。
5.同時飲酒或服用中樞神經抑制藥,可使抗組胺藥效果增強。
6.本品可增強金剛烷胺、抗膽堿藥、氟哌啶醇、吩塞秦類以及擬交感神經藥等的作用。
7.奎尼丁和本品同用,其類似阿托品樣的效應加劇。
8.本品和三環類抗抑郁藥同用時,可使后者增效。
- 【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時.可很快出現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厭食及多汗等癥狀,且可持續24小時,2~4天內可出現肝功能異常,表現為肝區疼痛,肝腫大或黃疸。第3~5天肝功能異常可達高峰,第4~6天可出現明顯的肝功能衰竭,表現為肝性腦病〔精神、神志障礙,躁動,嗜睡),抽搐、呼吸抑制及昏迷等癥狀,以及凝血障礙、胃腸道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循環衰竭或腎小管壞死。曾報道有人一次服用本品8~15g而導致嚴重肝壞死,并于數日后死亡。
- 【藥物毒理】
本品中對乙酰氨基酚鎮痛作用機制尚未十分明了。可能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斷感覺神經末梢的沖動而產生鎮痛,后者可能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覺受體敏感的物質(如5-羥色胺、緩激肽等)的合成有關
- 【藥理作用】
- 【藥代動力學】
未進行相關實驗且無可供參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