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北京時間14:00-16:00,由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科學協會(ISAPP)和深圳萬澤微生物研究院(Wedge)聯合主辦,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
2025年4月2日北京時間14:00-16:00,由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科學協會(ISAPP)和深圳萬澤微生物研究院(Wedge)聯合主辦,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ISAPP國際婦科微生態線上研討會”順利舉行。
本次會議邀約了來自中國、比利時、瑞典、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專家,聚焦生殖道微生態前沿進展,探討益生菌療法、活菌藥物研發及精準干預策略。本次會議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搭建了多學科交流的橋梁,累計全球參會人次超10000人。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Sarah Lebeer教授作為會議主持人,介紹了ISAPP協會概況、會議流程。隨后做了題為《女性生殖道微生態與生物干預新前沿》的主題分享,系統介紹了女性生殖道微生態的重要性、菌群分型特征及關鍵科學問題,并提倡圍繞配方、用藥時間、劑量、最佳臨床適應癥等角度進行更多益生菌研究。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David Macintyre教授重點探討了孕婦微生態與早產風險的關系及其干預策略,做題為《妊娠期微生物組與早產關聯研究》的分享。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內給予乳桿菌的活體生物療法可顯著降低早產率。
北京協和醫院朱蘭教授主題為《宮頸疾病與微生態-從機制到臨床應用》針對微生態與宮頸疾病的相互作用、前沿進展及微生態輔助干預策略進行了介紹。她指出,微生態失調會增加高危型人瘤病毒(HR-HPV)感染風險,菌群多樣性和乳桿菌豐度的變化與宮頸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微生態有望作為宮頸疾病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用于早期預警、風險分層和預后監測,微生態干預策略也逐漸顯示出應用前景。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杜娟副教授主題為《HPV感染與微生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指出非乳桿菌主導的微生態與HPV感染風險顯著升高密切相關。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廖秦平教授做了題為《微生態視角下對BV和VVC的認識及中國診治經驗分享》,從BV和VVC的微生態特征、微生態診療的中國實踐及新型微生態療法探索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她指出,感染的本質是微生態失衡,健康來源于自身免疫力和菌群的健康平衡。國內的乳桿菌活菌制劑的研發也駛入了快車道,從最早的定君生(德氏乳桿菌DM8909)到現在有多個產品獲批在研。未來希望通過整合國內外專家的技術和力量,帶來微生態診治技術的進步,惠及更多女性健康。
南非開普敦大學 Jo-Ann Passmore教授做題為《活體生物治療產品在非洲的臨床研究干預》分享,其團隊從非洲婦女中分離乳桿菌,分析其基因型和抑菌性能,確定菌株組合并開展人體試驗,研究菌株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定殖動力學。這些研究為非洲女性微生物組干預提供科學依據,并為全球女性健康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與會專家圍繞微生態與女性健康的關系展開了深入討論。討論聚焦于“內補充益生菌的作用機制”、“微生態研究考慮區域化”等內容展開。
此次會議是萬澤醫藥與國際行業組織在推動全球微生態產學研交流上的一次雙向奔赴,是整合全球頂尖學術資源與行業實踐經驗,通過前沿技術研發及知識共享,精準把握婦科微生態領域前沿動態的一場盛會。未來,萬澤醫藥將開展更多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攜手開拓女性健康服務新路徑,共同促進全球女性健康福祉,愿“她”無憂。
主辦單位介紹
ISAPP(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成立于2002年,是一個由從事益生菌和益生元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學術和工業科學家組成的協會,致力于促進益生菌、益生元和其他相關產業(如合生元、后生元和發酵食品)的科學和產業發展,影響和改變人們對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理解。作為一個科學協會,ISAPP專注于推進科學,開展有助于整個領域發展和科學團體合作的活動。
Wedge(萬澤醫藥 股票代碼000534)是國際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學協會(ISAPP)會員單位,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唯一專注于消化和婦科兩大微生態系統的微生態制劑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藥典》“微生態活菌制品總論”參編單位。深耕微生態領域30年,形成了扎實的技術沉淀;擁有覆蓋全國的全渠道營銷體系,成熟的商業轉化能力;豐富的專家資源和長期的科學循證研究。
主營產品國家一類新藥“金雙歧”和獨家藥用婦科微生態制劑”定君生",均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醫保品種。
其下屬子公司深圳市萬澤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萬澤微生物研究院)、萬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會議主辦方和協辦方。